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7月26日电 (记者唐小丽)今天上午,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大会会期为7月26至28日。
今天上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人民网 顾海民摄
开幕式上,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启动成立,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发布。
100余款首发首秀产品,创历届之最!
大会瞄准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智能终端、AI赋能新型工业化、AI+金融等10大重点板块,按照“1+1+2+10+N”架构焕新呈现,即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1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科学前沿、发展安全2场全体会议,10余场部委论坛及N场生态论坛。
今年的大会上,全新推出青年菁英交流会、思辨会等,邀请国际大咖、顶尖企业CEO和青年新锐,围绕大模型进化、具身智能、量子计算等热点话题开展思想交锋。30余个国家和地区1200余位嘉宾参会,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等顶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和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代表等。
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上海市外及国际企业占比超50%。特别是国内数十家AI龙头链主企业,西门子、施耐德等60余家头部外企,30余家央国企等携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参展。
大会期间,3000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多个奖项正式揭晓!激发人工智能创新活力
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SAIL奖),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最高奖项。SAIL奖自2018年创办以来,每年评选一次,今年是第8年评奖,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今年共收到240个有效申报项目,比去年上涨30%,国内外大佬都来“打擂”。
SAIL奖TOP30榜单。主办方供图
SAIL奖申报项目中,17%来自海外,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高校,联合利华、西门子等国际企业均携项目参与,中央及国有企业申报数量逾60项。各赛道聚焦实际需求,在大模型开源与垂直领域应用、算力芯片、智算集群、AI Agent、具身智能及工业、金融等行业应用方面亮点突出,竞争态势激烈。大会期间,SAIL大奖及SAIL之星正式揭晓。
青年优秀论文奖,被称为学术界的“脑洞碰撞场”,集中展示青年科学家在智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成果,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AI。今年共收到投稿199篇,同比增长25.2%,尽显年轻一代的硬核实力。上海以109篇投稿成为“主场担当”,新加坡、美国等多国学者参与,研究覆盖大模型、具身智能等领域。
今年的青年优秀论文奖,投稿作者平均年龄29岁,博士及在读群体占比达79.4%,彰显青年的创新潜力。今年大会还特别设立了“科学之问、数学之问、模型之问”三大前沿议题,赋予年轻人更大的创新对话平台。
三大AI环线,一天玩遍城市未来感!
在人工智能加速走出实验室、走下展台的当下,AI的真正价值,不仅是技术突破的前沿话题,也在于它能否真正渗透到城市的肌理。
WAIC CITY环游记。主办方供图
今年大会期间,观展不只是走走看看,更是一场沉浸式的“环游记”。跟随智能导览小伙伴——Hi!WAIC,轻松玩转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三环”。Hi! WAIC不是一个冰冷的查询窗口,而是一位全面通晓大会结构、深刻理解策展逻辑、贴近观众需求的“超级智愿者”。
在环绕世博展馆的生活智能内环,智能导览大屏可以查看实时地图、找展位、查餐饮,解决“最后一百米”的迷路焦虑。走进生活智能内环的核心区——“WAIC里技能大舞台”,就像突然时空穿越到老上海弄堂,但熟悉的理发店、小卖部、手工铺里熟悉的爷叔阿姨,变成了一群忙得热火朝天的“机器人天团”。边逛展边看热闹,不要错过“应用集市”,这里集结了多种交互体验,可以动手、动耳、动心感受科技魅力。
“WAIC里技能大舞台”吸引了不少观众。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走出展馆,来到世博展览馆北广场的城市服务中环,可以体验智慧无人驾驶,看低空无人机编队秀,感受一把空地一体化出行的未来感。再到产业生态外环,通过WAIC CITY WALK,把浦东、徐汇、杨浦、黄浦等六大城区串起来,上海的城市街区变成开放展厅。
从能随手体验的生活内环,到未来感十足的服务中环,再到整座上海都能逛的产业外环,WAIC 2025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AI不再是高冷技术,而是随手就能“碰一下”的城市伙伴。三环共振,AI之城触手可及。
公牛配资-股票杠杆炒股平台-配资手机股票配资-实盘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